二日阳明,阳明地界主燥,客寒之气,自太阳而走入燥地,寒邪便化为燥邪,燥邪入阳明经,而阻其真阳运行之机,则阳明之经症作。 其他诸病,皆本经之脉所及。
然至有常变,变有真假,常阳变阴,常阴变阳。人迎躁盛者,一盛、二盛、三盛、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也。
脾脉和,分王四季,如春当和而兼弦,夏当和而兼钩,秋当和而兼毛,冬当和而兼石,随时相代,故曰“代”,非中止之谓。重字下疑有一痛字。
反而为之,祸不旋踵矣。风热中于阳分,为喘鸣肩息者,脉当实大。
另有癃闭一症,与热结膀胱不同。常见相火妄动,逆而不通,多患此者,即其证也,胞,包,脬二音。
何以身寒者为伤寒,身热者为伤暑?两实相逢,众人肉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