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nzvh7"></address>
<video id="nzvh7"><ol id="nzvh7"></ol></video>
<address id="nzvh7"><strike id="nzvh7"><em id="nzvh7"></em></strike></address>
<noframes id="nzvh7">

<p id="nzvh7"><i id="nzvh7"><del id="nzvh7"></del></i></p>
<p id="nzvh7"></p>
<em id="nzvh7"><dl id="nzvh7"></dl></em>

    <ruby id="nzvh7"><p id="nzvh7"><delect id="nzvh7"></delect></p></ruby>

        <rp id="nzvh7"></rp>

        <rp id="nzvh7"><p id="nzvh7"><output id="nzvh7"></output></p></rp>

        <p id="nzvh7"><ol id="nzvh7"><output id="nzvh7"></output></ol></p>

          <form id="nzvh7"></form>

          <dl id="nzvh7"><video id="nzvh7"></video></dl>
          走進圣圓 走進圣圓
          走進圣圓
          About us
          每日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走進圣圓 > 每日資訊 返回

          央行公布去年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農行、建行表現亮眼

          信息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王栩萌 |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王栩萌│每日資訊
          2022-02-21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我國商業銀行不斷優化綠色信貸規劃,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

            近日,人民銀行發布的《2021年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稱綠色貸款持續高速增長。數據顯示,2021年末,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5.9萬億元,同比增長33%,比上年末高12.7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1.7個百分點,全年增加3.86萬億元。

            目前,多數商業銀行尚未對外公布2021年綠色貸款情況,僅有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公布了相關數據。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21年末,農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近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30%;建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達到1.95萬億元,增速45.67%。

            多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雙碳”目標提出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體系出爐、碳減排支持工具推出等政策相繼出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信貸資源向相關政策支持領域和產業傾斜,也有效促進了綠色貸款的發放速度。

            一、碳減排效益項目占67%

            結合2021年的數據來看,我國綠色貸款處于高速增長階段。據央行數據,2021年綠色貸款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7.3和3.36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7%。

            “這組數據表明減碳會占據綠色金融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蔽磥韲医鹑谂c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雙碳”目標提出之后,綠色金融目標進入2.0發展階段,綠色金融將以減碳為核心。央行公布的綠色信貸數據直接間接減碳的占比達到67%,還有進一步的上升趨勢。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汪惠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貸款投向來看,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等政策重點支持領域的占比較大,這說明相關政策起到了較好的引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為碳減排重點領域提供精準的信貸支持。

            2021年是綠色金融政策制度頻頻落地的一年。

            人民銀行確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綠色金融發展思路;指導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金融機構試編制環境信息披露報告并探索開展碳核算,未來將適時推廣到全國。人民銀行還發布了新版綠色債券目錄,出臺了碳減排支持工具,綠色金融的頂層設計與制度安排逐步清晰。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開展氣候投融資試點工作,明確氣候投融資是綠色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政策的大力引導下,加大綠色信貸投放也被認為是目前金融機構信貸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選擇。

            曾剛認為,一方面,商業銀行當下面臨著挑戰:資金比多,投放難度客觀存在。

            “雖然一月份貨幣信貸數據還不錯,但是實際上是否可持續還值得探討,信貸有相當部分實際上是流向基建領域的,產業端的市場主體現在處于相對比較低迷狀態,對于銀行來說個人業務增長也不快?!痹鴦偙硎?,從銀行角度來說,當務之急是怎樣挖掘新的領域。目前綠色信貸綠色金融是銀行尋找新資產的重要方向。

            另一方面,從短期來看,因為綠色金融也符合穩增長的要求。“因為穩增長首先要穩投資,監管層面現在反復強調跨周期,顯然是希望在增長模式和經濟發展結構上有所轉型。所以,在穩增長托底的同時,其實并不需要回到傳統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的老路上去?!?/span>

            二、六大國有銀行綠色貸款占比高

            我國綠色金融體系趨于多元化,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為綠色金融體系的中堅力量。

            目前,多數商業銀行未對外公布去年全年綠色貸款情況。此前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披露,截至2021年9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14.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以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了2021年六大國有銀行綠色信貸情況,發現國有大行綠色貸款在所有商業銀行中增速相對較高、所占份額也較大。

            據工商銀行公開披露,截至2021年6月末,該行綠色貸款余額已達到2.15萬億元。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工商銀行官方微信渠道了解,工商銀行主要通過低碳、零碳、減碳、負碳四條主線推進投融資低碳企業轉型。重點支持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制造等產業;支持企業節能改造、能效提升項目及高效節能裝備;支持碳捕捉等前沿項目及碳匯林建設。其中,在能源領域,工商銀行清潔能源貸款已成為該行電力行業貸款的主體,特別是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貸款快速增長,貸款規模市場領先。

            不久前,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張青松于全球財富管理論壇(GAMF)上介紹,截至2021年末,農業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近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30%。農行綠色信貸主要圍繞經濟綠色轉型、綠色低碳技術攻關等重點領域,強化政策配置,先后出臺風電、太陽能發電等多項新能源信貸政策,并已落地全國碳交易市場首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

            根據中國銀行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顯示,截至9月末,境內綠色貸款余額突破1.1萬億元(人民銀行口徑),比年初增長25.16%,大幅超過全行平均貸款增速。發行全球金融機構首筆生物多樣性主題綠色債券,綠色債券承銷、綠色債務融資工具投資量居國內商業銀行首位。從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除已簽約項目外,中國銀行不再向境外新建煤炭開采和新建煤電項目提供融資。

            建設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2021年該行銀保監會口徑的綠色貸款余額達到1.95萬億元,增速45.67%,創歷史新高。同年,該行成立了“中國建設銀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服務碳達峰、碳中和二十條行動計劃,以及2022-2025年綠色金融發展戰略規劃。

            此外,交通銀行2021公布的三季度經營業績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交行綠色信貸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9.81%。郵儲銀行三季報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郵儲銀行綠色貸款余額3467.4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42%。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六大國有銀行綠色貸款披露口徑中,依然區分了人民銀行口徑和銀保監會口徑。

            對此,汪惠青解釋,目前我國綠色信貸統計口徑主要有人民銀行綠色貸款口徑和銀保監會綠色信貸口徑。

            從覆蓋范圍來看,銀保監會的統計口徑更廣泛,增加了對綠色融資的相應考核。隨著構建統一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工作不斷推進,綠色貸款相關標準體系將不斷完善、部門協調不斷加強。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而言,需嚴格遵循監管要求,并做好綠色貸款項目的跟蹤監測工作。

            三、未來綠色貸款減排效果須可衡量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步入“快車道”。在經濟社會低碳轉型的巨大需求推動下,碳金融產品和服務迎來創新高潮。制定相關標準能夠補齊監管空白,規范市場發展秩序,引導綠色金融健康發展。

            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其中提到加快完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建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價標準體系。建立可衡量碳減排效果的貸款統計標準,完善綠色低碳產業貸款統計標準,協同構建全面反映金融支持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綠色金融統計體系。

            如何理解“可衡量碳減排效果的貸款統計標準”,目前央行的統計口徑中綠色貸款是否包含這一部分?對此,汪惠青表示,綠色信貸是以信貸資金服務綠色發展,減排效果是檢驗綠色信貸質量的重要指標。如果減排效果難以量化,相關項目存在“洗綠”的風險,那么綠色信貸的“綠”就會打折扣。

            根據《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為確?!半p碳”目標如期達成,我國應盡快制定和完善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汪惠青認為,為滿足碳排放總量控制的要求,綠色貸款的減排效果必須是可衡量的。不僅是綠色貸款,未來綠色債券、氣候投融資等都將朝著碳減排效果量化的方向發展。

            汪惠青預計,2022年在政策的引導下,碳減排關鍵領域仍將是綠色貸款支持的重點。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等部委在年度工作會議中也都布置了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隨著“雙碳”工作的推進,各行業頭部企業紛紛發布碳中和行動方案。在較高的綠色低碳轉型需求下,2022年綠色貸款的投向領域將更加豐富。受需求的推動,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綠色貸款產品和服務上也將有所突破。


          播放
          一级毛片在线看在线播放_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_国产精品是AV网站_国产黄a大片真人免费视频